卷四 自叙
龙子犹曰:人但知天下事不认真做不得,而不知人心风俗皆以太认真而至于大坏。何以故?胥庭之世,摽枝野鹿,其人安所得真而认之?尧、舜无所用其让,汤、武无所用其争,孔、墨无所用其教,管、商无所用其术,苏、张无所用其辩,蹻、跖无所用其贼。知此,虽亿万世而泰阶不欹可矣。后世凡认真者,无非认作一件美事。既有一美,便有一不美者为之对,而况所谓美者又未必真美乎!姑浅言之,即知富贵一节,锦褥飘花,本非实在,而每见世俗辈平心自反,庸碌犹人,才顶却进贤冠,便尔面目顿改,肺肠俱变,谄夫媚子又从而逢其不德。此无他,彼自以为真富贵,而旁观者亦遂以彼为真富贵,孰知荧光石火,不足当高人之一笑也。一笑而富贵假,而骄吝忮求之路绝;一笑而功名假,而贪妒毁誉之路绝;一笑而道德亦假,而标榜倡狂之路绝;推之一笑而子孙眷属亦假,而经营顾虑之路绝;一笑而山河大地皆假,而背叛侵凌之路绝。即挽末世而胥庭之,何不可哉,则又安见夫认真之必是,而取笑之必非乎?非谓认真不如取笑也,古今来原无真可认也。无真可认,吾但有笑而已矣。无真可认而强欲认真,吾益有笑而已矣。野菌有异种,曰“笑矣乎”,误食者辄笑不止,人以为毒。吾愿人人得笑矣乎而食之,大家笑过日子,岂不太平无事亿万世?于是乎集《古今笑》三十六卷。
庚申春朝书于墨憨斋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尚书
- 左传
- 礼记
- 仪礼
- 尔雅
- 易经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宋史
- 晋书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东观奏记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政书
- 史评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增广贤文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盐铁论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帝范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吴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练兵实纪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术数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滴天髓阐微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艺术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千字文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公孙龙子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搜神后记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老残游记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夷坚志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岭表录异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刘公案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庄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老子想尔注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词源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