僖公·元年
一、元年,春王正月。
公何以不言即位?继弒君,子不言即位。此非子也,其称子何?臣、子一例也。
二、齐师、宋师、曹师次于聂北,救邢。
救邢,救不言次,此其言次何?不及事也。不及事者何?邢已亡矣。孰亡之?盖狄灭之。曷为不言狄灭之?为桓公讳也。曷为桓公讳?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,桓公不能救,则桓公耻之。曷为先言次而后言救?君也。君则其称师何?不与诸侯专封也。曷为不与?实与,而文不与。文曷为不与?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。诸侯之义不得专封,则其曰实与之何?上无天子,下无方伯,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,力能救之,则救之可也。
三、夏六月,邢迁于陈仪。
迁者何?其意也。迁之者何?非其意也。
四、齐师、宋师、曹师城邢。
此一事也,曷为复言齐师、宋师、曹师?不复言师,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。
五、秋七月戊辰,夫人姜氏薨于夷,齐人以归。
夷者何?齐地也。齐地则其言齐人以归何?夫人薨于夷,则齐人以归。夫人薨于夷,则齐人曷为以归?桓公召而缢杀之。
六、楚人伐郑。
七、八月,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郑伯、曹伯、邾娄人于朾。
八、九月,公败邾娄师于缨。冬十月壬午,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,获莒挐。
莒挐者何?莒大夫也。莒无大夫,此何以书?大季子之获也。何大乎季子之获?季子治内难以正,御外难以正。其御外难以正奈何?公子庆父弒闵公,走而之莒,莒人逐之,将由乎齐,齐人不纳,却反舍于汶水之上,使公子奚斯入请。季子曰:“公子不可以入,入则杀矣!”奚斯不忍反命于庆父,自南涘,北面而哭。庆父闻之曰:“嘻!此奚斯之声也,诺已。”曰:“吾不得入矣!”于是抗辀经而死。莒人闻之曰:“吾已得子之贼矣!”以求赂乎鲁。鲁人不与,为是兴师而伐鲁,季子待之以偏战。
九、十有二月丁巳,夫人氏之丧至自齐。
夫人何以不称姜氏?贬。曷为贬?与弒公也。然则曷为不于弒焉贬?贬必于重者,莫重乎其以丧至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孝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宋史
- 晋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辽史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纪事本末
- 杂史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十七史百将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越绝书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岭外代答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国语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管子
- 慎子
- 折狱龟鉴
- 棠阴比事
- 农桑辑要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奇经八脉考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渊海子平
- 九章算术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棋经十三篇
- 古画品录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书目答问
- 吕氏春秋
- 智囊全集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陶庵梦忆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山海经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警世通言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常言道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荡寇志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心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庄子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别集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