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九 下篇·奋郁
局中显奋发之机者,神舒意畅;象内多沉埋之气者,心郁志灰。
【原注】陽明用事,用神得力,天地交泰,神显精通,必多奋发;陰晦用事,情多恋私,主弱臣强,神藏精泄,人多困郁。若纯陽之势,身旺而财官旺者必奋;纯陰之局,身弱而官杀多者多困。
【任氏曰】:
无抑郁而舒畅者,局中不太过,不缺陷,所用者皆得气,所喜者皆得力,所忌者皆失时失势,闲神不党忌物,反有益于喜用,忌其合而遇冲,忌其冲而遇合,体陰用陽,故一陽生于北,陰生则陽成,如亥中之甲木是也。岁运又要辅格助用,多必奋发。少舒畅,而多抑郁者,局中或太过,或缺陷,所用者皆失令,所喜者皆无力,所忌者皆得时得势,闲神劫占,喜神反党助忌神,喜其合而遇冲,忌其合而遇合,体陽用陰,故二陰生于南,陽生则陰成,如午中之己土是也。岁支又不能补喜去忌,必多郁困。然局虽陰晦,而运途配合陽明,亦能舒畅;象虽陽明,而运途配其陰晦,亦主困郁,故运途更宜审察。如用亥中甲木,天干有壬癸,则运宜戊寅己卯;天干有庚辛,则运宜丙寅丁卯;天干有丙丁,则运宜壬寅癸卯;天干有戊己,则运宜甲寅乙卯。如用午中己土;天干有壬癸,则运宜庚午辛未。此从藏神而论,明支亦同此论。如用天干之木,地支水旺,则运宜丙寅丁卯;天干有水,则运宜戊寅己卯。地支金多,则运宜甲戌乙亥;天干有土,则运宜甲子乙丑。地之火多,则运宜甲辰乙巳;天干有火,则运宜壬子癸丑。如此配合,庶无争战之患,而有制化之情,反此则不美矣。细究之,自有深机也。
戊辰 甲子 壬子 辛亥
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
壬水生地仲冬,三逢禄旺,所谓昆仑之水,可顺而不可逆也。喜其子辰拱水,则戊土之根不固,月干甲木为用,泄其泛滥之水,此即局中显奋发之机也。运至丙寅丁卯,寒木得火以发荣,去陰寒之金土,是以早登甲第。翰苑名高;至戊辰运,逆水之性,以致阻寿。
甲申 丙子 癸亥 癸亥
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
癸水生于仲冬,三逢旺支,其势汪洋,喜其甲丙并透,支中绝处逢生,木土互相护卫,金得流行,水得温和,木得发荣,火得生扶,用神必是甲木,为奋发之机。一交戊寅,云程直上;己卯早遂仕路之光;庚辰辛巳虽有制化之情,却无生扶之意,以致蹭蹬仕途,未能显秩也。
甲申 庚午 丁亥 壬寅
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
此造天干四字,地支皆坐禄旺,惟日主坐当令之禄,足以任其财官。清而且厚。清足神旺,所以东西南北之运。皆无咎也。出遗业百余万,早登科甲,仁至方伯,六旬外退归林下;一妻四妾,十三子,优游晚景,寿越九旬。
癸丑 乙丑 癸丑 癸丑
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
此天干三癸,地支一气,食神清透,杀印相生,皆云名利两全之格。予云:癸水至陰,又生季冬,支皆湿土,土湿水弱,沟渠之谓也;且水土冰冻,陰晦湿滞,无生发之气,名利皆虚,凡富贵之造,寒暖适中,精神奋发,未有陰寒湿带,偏枯之象而能富贵者也。至壬申年,父母皆亡,读书又不能通,又无恒业可守,人又陰弱,一无作为,竟为乞丐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集
- 仪礼
- 论语
- 尔雅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大戴礼记
- 白虎通义
- 史记
- 清史稿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周书
- 北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三朝北盟会编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五代史阙文
- 奉天录
- 顺宗实录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十七史百将传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通典
- 菜根谭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孔子家语
- 说苑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虎钤经
- 投笔肤谈
- 韩非子
- 管子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黄帝内经
- 伤寒论
- 难经
- 千金方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天玉经
- 葬法倒杖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颜氏家训
- 容斋随笔
- 权谋残卷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金楼子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小说家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博物志
- 喻世明言
- 幽明录
- 官场现形记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韩湘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雷峰塔奇传
- 龙城录
- 说岳全传
- 李公案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始真经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总集
- 昭明文选
- 冰鉴
- 浮生六记
- 呻吟语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龙川别志
- 伯牙琴
- 文心雕龙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
- 长生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