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五 上篇·理气
理承气行岂有常,进兮退兮宜抑扬。
【原注】阖关往来皆是气,而理行乎其间。行之始而进,进之极则为退之机,如三月之甲木是也;行之盛而退,退之极则为进之机,如九月之甲木是也。学者宜抑扬其浅深,斯可以言命也。
【任氏曰】:
进退之机,不可不知也。非长生为旺,死绝为衰,必当审明理气之进退,庶得衰旺之真机矣。凡五行旺相休囚,按四季而定之。将来者进,是谓相;进而当令,是谓旺;功成者退,是谓休;退而无气,是谓囚。须辨其旺相休囚,以知其进退之机。为日主,为喜神,宜旺相,不宜休囚;为凶煞,为忌神,宜休囚,不宜旺相。然相妙于旺,旺则极盛之物,其退反速,相则方长之气,其进无涯也。休甚乎囚,囚则既极之势,必将渐生;休则方退之气,未能遽复也。此理气进退之正论也,爰举两造为例。
丁亥 庚戌 甲辰 壬申
己酉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 癸卯 壬寅
甲木休囚已极,庚金禄旺克之,一点丁火,难以相对,加之两财生杀,似乎杀重身轻,不知九月甲木进气,壬水贴身相生,不伤丁火。丁火虽弱,通根身库,戌乃燥土,火之本根,辰乃湿土,木之余气。天干一生一制,地支又遇长生,四柱生化有情,五行不争不妒。至丁运科甲连登,用火敌杀明矣。虽久任京官,而宦资丰存,皆一路南方运也。
乙亥 庚辰 甲戌 壬申
己卯 戊寅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
此与前大同小异。以俗论之,“甲以乙妹妻庚,凶为吉兆”,含合忘冲,较之前造更佳,何彼则翰苑,此则寒袷?不知乙庚合而化金,反助其暴。彼则甲辰,辰乃湿土,能生木,此则甲戌,戌燥土不能生木;彼则申辰拱化,此则申戌生杀;彼则甲木进气,而庚金退,此则庚金进气,而甲木退。推此两造,天渊之隔,进退之机,不可不知也。
- 推荐作品:
- 史
- 子
- 集
- 诗经
- 周礼
- 孝经
- 孟子
- 尔雅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子夏易传
- 史记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新五代史
- 魏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过江七事
- 杂史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别史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越绝书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吴船录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弟子规
- 国语
- 说苑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孙子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太白阴经
- 武经总要
- 投笔肤谈
- 何博士备论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农桑辑要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难经
- 针灸大成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医学源流论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滴天髓阐微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艺舟双楫
- 园冶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千字文
- 百家姓
- 梦溪笔谈
- 陶庵梦忆
- 容斋随笔
- 人物志
- 龙文鞭影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尚书正义
- 避暑录话
- 太平御览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水浒传
- 红楼梦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酉阳杂俎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三侠五义
- 鬼神传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常言道
- 三遂平妖传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绣云阁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雷峰塔奇传
- 说岳全传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了凡四训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宝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神仙传
- 悟真篇
- 亢仓子
- 尹文子
- 刘子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伯牙琴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