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出·春睡
【越调引子·祝英台近】[旦引老旦扮永新、贴旦扮念奴上]梦回初,春透了,人倦懒梳裹。欲傍妆台,羞被粉脂涴。[老旦、贴旦]趁他迟日房栊,好风帘幕,且消受熏香闲坐。
永新、念奴叩头。[旦]起来。
【海棠春】流莺窗外啼声巧,睡未足,把人惊觉。[老]翠被晓寒轻,[贴]宝篆沉烟袅。[旦]宿酲未醒宫娥报,[老、贴]道别院笙歌会早。[旦]试问海棠花,[合]昨夜开多少?[旦]奴家杨氏,弘农人也。父亲元琰,官为蜀中司户。早失怙恃,养在叔父之家。生有玉环在于左臂,上隐“太真”二字。因名玉环,小字太真。性格温柔,姿容艳丽。漫揩罗袂,泪滴红冰;薄试霞绡,汗流香玉。荷蒙圣眷,拔自宫嫔。位列贵妃,礼同皇后。有兄国忠,拜为右相,三姊尽封夫人,一门荣宠极矣。昨宵侍寝西宫,[低介]未免云娇雨怯。今日晌午时分,才得进来。[老、贴]镜奁齐奋,请娘娘理妆。[旦行介]绮疏晓日珠帘映,红粉春妆宝镜催。
【越调过曲·祝英台】[坐对镜介]鬓轻撩,鬟细整,临镜眼频睃。[老]请娘娘贴上这花钿。[旦]贴了翠钿,[贴]再点上这胭脂。[旦]注了红脂,[老]请娘娘画眉。[旦画眉介]着意再描双哦。[旦立起介]延俄,慢支持杨柳腰身,[贴]呀,娘娘花儿也忘戴了。[代旦插花介]好添上樱桃花朵。[老、贴作看旦介]看了这粉容嫩,只怕风儿弹破。[老、贴]请娘娘更衣。[与旦更衣介]
【前腔】[换头]飘堕、麝兰香,金绣影,更了杏衫罗。[旦步介][老、贴看介]你看小颤步摇,轻荡湘裙,[旦兜鞋介]低蹴半弯凌波,停妥。[旦顾影介][老、贴]袅临风,百种娇娆。[旦回身临镜介][老、贴]还对镜,千般婀娜。[旦作倦态,欠伸介][老、贴扶贴介]娘娘,恁恹恹,何妨重就衾窝。
[旦]也罢,身子困倦,且自略睡片时。永新、念奴,与我放下帐儿。正是:“无端春色熏人困,才起梳头又欲眠。”[睡介][老、贴放收介][老]万岁爷此时不进宫来,敢是到梅娘娘那边去么?[贴]姐姐,你还不知道,梅娘娘已迁置上阳楼东了![老]哦,有这等事![贴]永新姐姐,这几日万岁爷专爱杨娘娘,不时来往西宫,连内侍也不教随驾了。我与你须要小心伺候。[生行上]
【前腔】[换头]欣可,后宫新得娇娃,一日几摩挲![生作进,老、贴见介]万岁爷驾到。娘娘刚才睡哩。[生]不要惊他。[作揭帐介]试把绡帐慢升,龙脑微闻,一片美人香和。[瞧科]爱他,红玉一团,压着鸳衾侧卧。[老、贴背介]这温存怎不占了风流高座!
【前腔】[换头][旦作惊醒低介]谁个?蓦个揭起鸳帏,星眼倦还挪。[作坐起,摩眼、撩鬓介][生]早则浅淡粉容,消褪唇朱,掠削鬓儿欹矬。[老、贴作扶旦起,旦作开眼复闭,立起又坐倒][生]怜他,侍儿扶起腰肢,娇怯怯难存难坐。[老、贴扶旦坐介][生扶住介]恁朦腾,且索消详停和。
[旦]万岁![生]春昼晴和,正好及时游赏,为何当午睡眠?[旦低介]夜来承宠,雨露恩浓,不觉花枝力弱。强起梳头,却又朦胧睡去。因此失迎圣驾。[生笑介]这等说,倒是寡人唐突了。[旦娇羞不语介][生]妃子,看你神思困倦,且同到前殿去,消遣片时。[旦]领旨。[生、旦同行,老、贴随行介][生]落日留王母,[旦]微风倚少儿。[老、贴]宫中行乐秘,少有外人知。[生、旦转坐介][丑上]“昼漏稀闻高阁报,天颜有喜近臣知。”启万岁爷:国舅杨丞相,遵旨试验安禄山,在宫门外回奏。[生]宣奏来。[丑宣介]杨丞相有宣。[副净上]“天下表章经院过,宫中笑语隔墙闻。”[拜见介]臣杨国忠见驾。愿吾皇万岁,娘娘千岁![丑]平身。[副]臣启陛下:蒙委试安禄山,果系人才壮健,弓马熟娴,特此复旨。[生]朕昨见张守珪奏称:禄山通晓六番言语,精熟诸般武艺,可当边将之任。今失机当斩,是以委卿验之。既然所奏不诬,卿可可旨安禄山,赦其前罪。明日早朝引见,授职在京,以观后效。[副]领旨。[下][丑]启万岁爷:沉香亭牡丹盛开,请万岁爷同娘娘赏玩。[生]今日对妃子,赏名花。高力士,可宣翰林李白,到沉香亭上,立草新词供奉。[丑]领旨。[下][生]妃子,和你赏花去来。
[生]倚槛繁花带露开,罗虬 [旦]相将游戏绕池台。孟浩然
[生]新歌一曲今人艳,万楚 [合]只待相如奉诏来。李商隐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公羊传
- 谷梁传
- 易经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汉书
- 晋书
- 清史稿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齐书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明季北略
- 三朝北盟会编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吴越春秋
- 万历野获编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史评
- 传习录
- 儒家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春秋繁露
- 明夷待访录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素书
- 孙膑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便宜十六策
- 投笔肤谈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天工开物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食疗本草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艺术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千字文
- 墨子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夜航船
- 陶庵梦忆
- 人物志
- 权谋残卷
- 公孙龙子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南越笔记
- 金楼子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类书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博物志
- 镜花缘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幽明录
- 新齐谐
- 唐传奇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济公全传
- 古今谭概
- 狄公案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三遂平妖传
- 何典
- 西汉演义
- 南北史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荡寇志
- 前汉演义
- 雷峰塔奇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刘公案
- 大唐新语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小八义
- 春秋配
- 林公案
- 海国春秋
- 北史演义
- 两晋演义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声律启蒙
- 心经
- 中说
- 庄子
- 太玄经
- 文子
- 刘子
- 曾国藩家书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牡丹亭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