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人第六
治人之道,谓道之风化,陈示所以也。故经云:“道之以德义而民与行,示之以号好恶而民之知禁。”日月之明,众下仰之,乾坤之广,万物顺之。是乃尧、舜之君,远夷贡献,桀、纣之君,诸夏背叛,非天移动其人,是乃上化使然也。故治人犹如养苗,先去其秽。故国之将兴,而伐於国,国之将衰,而伐於山。明君之治,务知人之所以患皂服之使,小国之臣。故曰,皂服无所不克,莫知其极,克食於民,而人有饥乏之变,则生乱逆。唯劝农业,无夺其时,唯薄赋敛,无尽民财。如此,富国安民,不亦宜也?夫有国有家者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故唐、虞之政,利人相逢,用天之时,分地之利,以豫凶年,秋存余粮,以给不足,天下通财,路不拾遗,民无去就。故五霸之世,不足者奉有余。故今诸侯好利,利兴民争,灾害并起,强弱相侵,躬耕者少,末作者多,民如浮云,手足不安。经云:“不贵难德之货,使民不为盗;不贵无用之物,使民心不乱。”各理其职,是以圣人之政治者。古者齐景公之时,病民下奢侈,不遂礼制。周、秦之宜,去文就质,而劝民之有利也。夫作无用之器,聚无益之货,金银壁玉,珠玑翡翠,奇珍异宝,远方所出,此非庶人之所用也。锦绣纂组,绮罗绫毂,玄黄衣帛,此非庶人之所服也。雕文刻镂,伎作之巧,难成之功,妨害农事,辎骈出入,袍裘索泽,此非庶人之所饰也。重门画兽,萧墙数仞,冢墓过度,竭财高尚,此非庶人之所居也。经云:“庶人之所好者,唯躬耕勤苦,谨身节用,以养父母。”制之以财,用之以礼,丰年不奢,凶年不俭,素有蓄积,以储其后,此治人之道,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?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子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周礼
- 论语
- 孟子
- 易经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史记
- 三国志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北史
- 梁书
- 北齐书
- 陈书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续资治通鉴
- 西夏书事
- 汉官六种
- 明季北略
- 松漠纪闻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传记
- 高士传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大唐西域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蛮书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三字经
- 荀子
- 小窗幽记
- 围炉夜话
- 孔子家语
- 盐铁论
- 近思录
- 春秋繁露
- 帝范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兵家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六韬
- 孙膑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何博士备论
- 韩非子
- 管子
- 扬子法言
- 折狱龟鉴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北山酒经
- 黄帝内经
- 本草纲目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千金方
- 奇经八脉考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四圣心源
- 食疗本草
- 饮膳正要
- 肘后备急方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三命通会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艺术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书目答问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夜航船
- 名贤集
- 陶庵梦忆
- 权谋残卷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金楼子
- 西京杂记
- 齐东野语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世说新语
- 西游记
- 红楼梦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绿野仙踪
- 幽明录
- 老残游记
- 官场现形记
- 酉阳杂俎
- 隋唐演义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穆天子传
- 常言道
- 海上花列传
- 何典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儿女英雄传
- 雷峰塔奇传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白牡丹
- 独异志
- 薛刚反唐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薛丁山征西
- 毛公案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庄子
- 抱朴子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文子
- 亢仓子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冰鉴
- 日知录
- 西湖梦寻
- 郁离子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闲情偶寄
- 春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