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回 祖师复下凡间救苦
祖师复下凡间救苦
却说武当山扬子江中,有水螺精、马精、蜗精、篾缆精,众精见祖师在凡间,不敢作乱。闻师上天,众精于江中兴波作浪,遍害客商,怨气冲天。祖师在宝德关看见,心中大怒,言曰:“斩草除根。我下凡间四载,扫清黑气。不想又有此四妖潜于江山。今见某上界,又在凡间作乱。古云,‘斩草不除根,萌芽依旧发。’”实时作法,变出八十二般化身,取出一身,同众帅把守宝德关,真身离了上界,直入武当救民。
来到扬子江边,祖师作法。指出三味真火,炼干江水。众精见水干,滚上岸看时,却是祖师于岸上手持七星剑作法,众精一见便走。祖师赶上,杀未十合,众精俱死。惟有蜗精、蔑缆精走了,不能捉得,又未知下落。祖师十分忧闷,只得回转天曹,管理众帅,把守天门。指一化身,复下凡间,于武当山镇守二精,救济万民,若有官船过江有难,祖师披发持剑,现身半空中救之。江中五湖四海龙王,都来朝贺。官员客商,常常得救。塑祖师一个神像于武当山下,立一庙宇供养,祖师托百姓夜梦,又塑三十六员天将,手持降魔七星剑,脚踏滕蛇,八卦龟。凡有官员人民行船过江,祖师常常现身救护,各各得救。到江边过者,俱入庙中行香,香火不息。
至入于我朝永乐爷爷三年,黄毛鞑子反叛,我主大惊,点兵迎敌,大败而走。正在危急之间,忽然半空现出一人手执宝剑,带有三十六员大将,驱动风雷黄蜂等兽,当头杀去。把黄毛鞑子头目答里庆、答里贺、高木儿、邓甲虎尽皆杀死。永乐不知何神,得胜回朝。差使去上清宫请将张天师至殿。我王问曰:“朕与鞑子交兵,一战而败。正在危急,忽见空中有一神,披发仗剑,白脸长须,带有三十六员天将,内有龟蛇等相随,自北杀来救朕性命,杀死鞑子,朕今得回朝,欲报那神救朕之恩,未识何方之神,故此召卿来见朕,实为此事,卿必识之。”天师奏曰:“若披发有龟蛇者,非别神,乃是北方真祖上帝。”我主闻奏大喜,曰:“卿识是玄天上帝,香火今在何处?”天师曰:“其神自成正果,救济万民,遇灾救灾,逢难救难。行船有过者,皆得其救。各商原立有一庙宇,在武当山下。”我主曰:“百姓尚知报恩,朕之天下身命,俱得此神之力,安可忘之!卿既奏原有庙宇在武当,朕来日排驾亲去武当行香,观其神像,立庙报答。”传下旨意,即统朝中文武天师,来至扬子江武当山。
我主排驾入庙行香。见祖师相貌与我主前见相似,心中大喜。行香毕,回朝大宴众文武。出下旨意,着金总兵督工,隆平候领夫匠三万,去武当山建造金殿,塑祖师金身,起三十六殿,七十二宫。鲁班下凡助工,不一年殿宫神像俱全,总兵、隆平候回朝,上造殿完表章。我主大悦,连升总兵三级,选天下有德的道士四十八员奉为道官。我主着天师去建七日十夜大醮,自去上香礼拜。隆平候出班奏曰:“陛下今已建立庙宇,塑师神像,无下感陛下之诚,但恐日后进香者多无钱粮供应,星官又缺食禄,非久计矣。乞我主大发慈悲之心,用何处钱粮赐舍,以成万载之香火矣。”我主闻奏大喜,出下旨意,赐香灯田五百顷,麦米田百顷,但有倒损,尽皆修理,永享万万年香火。我主在武当正欲设宴群臣,忽报江中浮起一钟,飘飘而来,我王传旨,命武大抬进大殿,却是七宝铸成铜钟,声闻百里。我主看见,实时大喜。即离了武当山,排驾同众文武官员回朝。
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,逢难救难,遇危救危,四海风平波息,民感神恩。人家孝子顺孙,求伊父母,无子求嗣者,无有不验。名扬两京一十三省,进香祈福者,不计其数。有虔心者,半空中自然飘飘然飞大红缎,张挂于身上,名曰挂彩。天下万民,不论男妇小儿,或有一步一拜者,纷纷然而来,口念无量寿佛。万感万应。至今二百余载,香火如初,永受朝拜。天下太平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子
- 诗经
- 左传
- 礼记
- 论语
- 孟子
- 其他经学
- 大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白虎通义
- 匡谬正俗
- 正史
- 三国志
- 宋史
- 旧唐书
- 宋书
- 旧五代史
- 南史
- 北史
- 梁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续资治通鉴
- 大唐创业起居注
- 三朝北盟会编
- 过江七事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战国策
- 顺宗实录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明儒学案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载记
- 江南野史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政书
- 通典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传习录
- 儒家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围炉夜话
- 幼学琼林
- 国语
- 说苑
- 潜夫论
- 中论
- 北溪字义
- 孙子兵法
- 素书
- 百战奇法
- 将苑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便宜十六策
- 历代兵制
- 投笔肤谈
- 韩非子
- 法家
- 管子
- 棠阴比事
- 邓析子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难经
- 金匮要略
- 濒湖脉学
- 针灸大成
- 四圣心源
- 洗冤集录
- 饮膳正要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滴天髓阐微
- 葬书
- 天玉经
- 神峰通考
- 疑龙经
- 葬法倒杖
- 灵城精义
- 棋经十三篇
- 艺舟双楫
- 谱录
- 随园食单
- 书目答问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格言联璧
- 梦溪笔谈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容斋随笔
- 清代名人轶事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避暑录话
- 搜神后记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三国演义
- 西游记
- 聊斋志异
- 儒林外史
- 西厢记
- 封神演义
- 镜花缘
- 东周列国志
- 初刻拍案惊奇
- 绿野仙踪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济公全传
- 孽海花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雍正剑侠图
- 花月痕
- 三刻拍案惊奇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夷坚志
- 西汉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后汉演义
- 老残游记续集
- 朝野佥载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独异志
- 唐摭言
- 开辟演义
- 两晋演义
- 薛仁贵征东
- 残唐五代史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心经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老子
- 列子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尹文子
- 诗文评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曾国藩家书
- 幽梦影
- 呻吟语
- 龙川别志
- 牡丹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