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《北史》一百卷,其中本纪十二卷,列传八十八卷。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,魏、齐、周、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。
《北史》主要在魏、齐、周、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,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,增补了不少材料。
总的来看,《北史》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,但毕竟体例完整、材料充实、文字简练,在后代颇受重视,以致魏、齐、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,后人又多取《北史》加以补足。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,《北史》与魏、齐、周、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,不可偏废。
作者李延寿,唐初相州人,曾任史官,参与修撰《隋书》、《晋书》。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史
- 集
- 十三经
- 尚书
- 左传
- 周礼
- 仪礼
- 尔雅
- 公羊传
- 其他经学
- 笠翁对韵
- 易传
- 子夏易传
- 大戴礼记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三国志
- 汉书
- 后汉书
- 宋史
- 新唐书
- 旧唐书
- 隋书
- 宋书
- 元史
- 旧五代史
- 梁书
- 辽史
- 南齐书
- 逸周书
- 明季南略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纪事本末
- 明季北略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贞观政要
- 松漠纪闻
- 靖康传信录
- 奉天录
- 九州春秋
- 十七史百将传
- 唐才子传
- 载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地理
- 徐霞客游记
- 水经注
- 大唐西域记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华阳国志
- 吴船录
- 都城纪胜
- 岭外代答
- 庐山记
- 政书
- 读通鉴论
- 史通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小窗幽记
- 幼学琼林
- 说苑
- 北溪字义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百战奇法
- 三略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乾坤大略
- 兵法二十四篇
- 李卫公问对
- 武经总要
- 练兵实纪
- 历代兵制
- 虎钤经
- 韩非子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医家
- 农家
- 天工开物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难经
- 千金方
- 药性歌括四百味
- 肘后备急方
- 温病条辨
- 医学源流论
- 术数
- 九章算术
- 疑龙经
- 焦氏易林
- 李虚中命书
- 艺舟双楫
- 茶经
- 随园食单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吕氏春秋
- 墨子
- 淮南子
- 格言联璧
- 笑林广记
- 朱子家训
- 公孙龙子
- 老老恒言
- 困学纪闻
- 南越笔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风俗演义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宣室志
- 小说家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三国演义
- 红楼梦
- 聊斋志异
- 醒世恒言
- 太平广记
- 封神演义
- 喻世明言
- 东周列国志
- 幽明录
- 二刻拍案惊奇
- 官场现形记
- 唐传奇
- 孽海花
- 狄公案
- 十二楼
- 花月痕
- 穆天子传
- 三刻拍案惊奇
- 海上花列传
- 杨家将
- 西汉演义
- 女仙外史
- 韩湘子全传
- 前汉演义
- 说岳全传
- 后汉演义
- 李公案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朝野佥载
- 白牡丹
- 幻中游
- 春秋配
- 开辟演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声律启蒙
- 释家
- 中说
- 僧宝传
- 老子
- 庄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帝四经
- 黄庭经
- 太玄经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尹文子
- 别集
- 冰鉴
- 西湖梦寻
- 龙川别志
- 文心雕龙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源
- 诗人玉屑
- 词曲
- 牡丹亭
- 闲情偶寄
- 桃花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