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三百五十八 禄
历史来源
1、出自子姓,以祖字为氏。上古商朝的末代王叫纣王,纣王有个儿子叫禄父,后来禄父的孙子取禄字为姓,世代相传。
2、出自以官职为氏。另一支禄姓,来源于周朝时的官职。周朝的司禄之官,大约是主管配俸禄,就是分配钱粮给官员的人。他的子孙以此为荣,就取禄字为姓,世代相传。
3、出自以地名为氏。在云南省,有两个地名,一个称禄丰,一个称禄功,现都是属云南省楚雄自治州的县,其先民以地名为氏。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是否曾形成过禄姓,还有待考察。
家族名人
禄 氏:清朝时云南人,巾帼英雄,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。雍正年间,陇庆侯因藏匿奸臣被革职,下属臣民气愤,想叛乱谋反,禄氏严加制止。后来乌蒙贼作乱,禄氏召集族人协助官兵剿匪,保卫家乡,使城乡得以保全,受到城乡民众的赞扬。
禄东赞:藏族名字叫噶东赞宇松,吐善酋长,松赞干布手下的大将,参与吐番国家大事的决策。性刚严明,善于用兵,他替松赞干布向唐朝请婚,出使长安,后来又迎接护送文成公主入藏,是中国历史上促进民族交融的大功臣。
迁徙分布
(缺)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禄源出于子姓。商纣王之子名叫武庚,字禄父。商朝灭亡后,周武王让武庚留在殷墟管理商朝遗民,而武庚却不甘心做他人之臣,就联合管叔等周朝贵族起兵,企图颠覆新政。然动乱未果,武庚被杀。他的后人便以他字中的禄为姓氏,为禄氏。周朝设有司禄官,专管财政,经营,虽然古时重文官,但由于此官也直接关系国运。这种官员的子孙也以此为荣,就有以禄字为姓的。云南有地名禄丰及禄功,且在清末此地也出现了有名望的禄氏,因此,这里的禄氏应是由地名所得。禄父又名武庚,系殷纣王的儿子,周武王灭纣后,武庚住封地太子城(今管城区圃田乡古城村),周成王时,武庚同管叔、蔡叔反周叛乱,被周公平定诛杀,禄氏家人纷纷北逃,在黄河南边的荒滩野地里开荒种田,苟安活命。日久天长,这里形成一座远近闻名的大村——禄庄。禄姓家族人丁兴旺,辈分分明。如今这里的禄姓已达2000多人,仍然沿用着古老的十字定辈法,这十个字是:天、地、裴、万、梁、国、明、九、有、助。于是,他们的姓名就叫禄助某,禄有某,禄九某,助字辈称有字辈为叔伯,称九字辈为爷奶……年年代代,生生不息,如果这十个字用完了,就重新开始,再启用一轮。禄氏活动情况的记录,有唐代出过吐蕃酋长禄东赞,但并非真正的“禄”姓。清雍正年间,云南有痊巾帼英雄禄氏,是袭镇王府的陇庆侯的母亲。当乌蒙人作乱时,禄氏率属夷护守州署,协济民军储,城赖以全。现今的云南,尚有不少姓禄的家庭。(余略)
- 推荐作品:
- 经
- 十三经
- 诗经
- 尚书
- 礼记
- 仪礼
- 论语
- 孟子
- 尔雅
- 易经
- 其他经学
- 中庸
- 大学
- 子夏易传
- 文昌孝经
- 匡谬正俗
- 史记
- 汉书
- 后汉书
- 明史
- 晋书
- 新唐书
- 清史稿
- 宋书
- 元史
- 新五代史
- 北史
- 金史
- 北齐书
- 辽史
- 陈书
- 南齐书
- 编年史
- 资治通鉴
- 续资治通鉴
- 杂史
- 五代新说
- 松漠纪闻
- 战国策
- 靖康传信录
- 东观奏记
- 九州春秋
- 别史
- 平宋录
- 传记
- 列女传
- 唐才子传
- 十六国春秋
- 高士传
- 英雄记
- 吴越春秋
- 江南野史
- 水经注
- 东京梦华录
- 洛阳伽蓝记
- 武林旧事
- 蛮书
- 都城纪胜
- 庐山记
- 政书
- 通典
- 史通
- 儒家
- 菜根谭
- 增广贤文
- 三字经
- 弟子规
- 小窗幽记
- 国语
- 孔子家语
- 明夷待访录
- 潜夫论
- 三十六计
- 孙子兵法
- 三略
- 将苑
- 吴子
- 尉缭子
- 司马法
- 太白阴经
- 乾坤大略
- 历代兵制
- 何博士备论
- 翠微先生北征录
- 法家
- 商君书
- 睡虎地秦墓竹简
- 慎子
- 扬子法言
- 邓析子
- 医家
- 农家
- 齐民要术
- 氾胜之书
- 本草纲目
- 伤寒论
- 神农本草经
- 千金方
- 针灸大成
- 洗冤集录
- 肘后备急方
- 扁鹊心书
- 温病条辨
- 三命通会
- 神相全编
- 撼龙经
- 渊海子平
- 葬书
- 九章算术
- 葬法倒杖
- 李虚中命书
- 月波洞中记
- 艺术
- 杂家
- 鬼谷子
- 墨子
- 百家姓
- 淮南子
- 智囊全集
- 梦溪笔谈
- 名贤集
- 人物志
- 公孙龙子
- 龙文鞭影
- 老老恒言
- 西京杂记
- 尚书正义
- 池北偶谈
- 避暑录话
- 艺文类聚
- 搜神后记
- 山海经
- 世说新语
- 水浒传
- 搜神记
- 警世通言
- 儒林外史
- 醒世恒言
- 西厢记
- 阅微草堂笔记
- 封神演义
- 东周列国志
- 剪灯新话
- 初刻拍案惊奇
- 老残游记
- 唐传奇
- 子不语
- 东游记
- 三侠五义
- 古今谭概
- 鬼神传
- 雍正剑侠图
- 北游记
- 常言道
- 何典
- 南游记
- 夷坚志
- 杨家将
- 绣云阁
- 南北史演义
- 说唐全传
- 儿女英雄传
- 荡寇志
- 岭表录异
- 老残游记续集
- 大唐新语
- 南史演义
- 河东记
- 小五义
- 小八义
- 海国春秋
- 两晋演义
- 隋唐两朝志传
- 毛公案
- 声律启蒙
- 了凡四训
- 无量寿经
- 五灯会元
- 中说
- 知言
- 僧伽吒经
- 僧宝传
- 老子
- 阴符经
- 列子
- 抱朴子
- 黄庭经
- 神仙传
- 太玄经
- 云笈七签
- 悟真篇
- 文子
- 文始真经
- 老子想尔注
- 诗文评
- 总集
- 古文观止
- 昭明文选
- 别集
- 浮生六记
- 幽梦影
- 日知录
- 郁离子
- 伯牙琴
- 随园诗话
- 沧浪诗话
- 训蒙骈句
- 词曲
- 牡丹亭
- 桃花扇